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联系方式_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_学生同城空降

重磅!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人工智能产业分会暨中电互联“联合攻关”(南京站)成果发布会隆重举行

发布于: 2023-05-11 10:57
分类: 公司新闻

为深入推进“技术策源、联合攻关、应用推广一体化项目推进模式”,5月9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人工智能产业分会暨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联合攻关”(南京站)成果发布会顺利举行,这是继中电互联“联合攻关”(长沙站)之后的第二站成果发布。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指导,中电互联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人工智能产业分会、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工业互联网分会协办。
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李全林,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奚永明,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谢志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炜,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小龙,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徐金声,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秘书长张安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江宁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会祺,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二级巡视员祝瑞波,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郭玉宁,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群,中国电子总经理助理、中电互联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锋,中国电子产业规划部主任孙劼,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彭胜军,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董事长辛颖梅,中电互联纪委书记周宇江、副总经理张晗等出席发布会。中电互联总会计师周仙主持活动。

总结汇报 感谢支持


朱立锋致欢迎辞并介绍中电互联发展情况,他表示,中电互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打造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和一系列应用示范标杆,2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24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报知识产权1143项,授权807项,申报发明专利275项,授权67项,建成重大项目63项、省部级创新平台14个、联合实验室20个,获得重要资质荣誉100余项。中电互联取得的阶段性显著成效,得益于中国电子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工信部及所属有关单位的指导帮助,得益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产学研用金各界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未来,中电互联将坚持“技术策源、联合攻关、应用推广一体化项目推进模式”,持续突破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产品“卡脖子”问题,为中国电子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核心战略科技力量,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领导点赞 勉励期许

李全林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中电互联取得的创新成果,并表示,中电互联以江苏地区七家各具优势与特色的子企业为能力载体,在工业互联网、工业控制产品及系统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典型应用,创造出备受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赋能区域和行业发展方面亮点纷呈,为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中电互联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引领作用,以及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制造研究院资源整合作用,深入落实央地合作,联合生态伙伴,充分发挥产学研用金各方优势,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炜表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是支撑一二三产业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依托。中电互联是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在“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国防科工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示范标杆,并在多个区域和行业推广复制,实现了平台赋能。过去几年间,工联院和中电互联开展了密切合作,特别是在部分专业领域,中电互联提供了很多有益支撑。工联院期待未来与中电互联不断加强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徐金声表示,中电互联作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的重要分支和骨干成员,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分会会长单位的龙头作用,持续深耕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业务布局不断扩大、行业影响持续提升,为推动我国电子制造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中电互联紧抓产业转型新机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创新联合攻关为驱动,瞄准行业高精尖技术,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更多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示范标杆,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新生态。

管兆勇表示,中电互联是南信大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企业创新、产教深度融合需求,双方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南信大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了“中电互联学院”“中电互联班”,创设了校企高层次人才“双聘制”,致力于共建工业控制、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智能制造等产业急需的新专业、新方向,支撑产业链关联专业快速发展。未来,南信大将与中电互联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会祺代表江宁开发区祝贺中电互联取得的最新成果,并表示,作为“智改数转”领域的弄潮儿,中电互联所属企业自落户开发区以来,充分发挥国资央企先进技术和资源优势,已成为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服务供应商,成为引领园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企业,为园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智改数转”发挥了模范作用。此次先进制造研究院揭牌、中电互联所属企业系列合作签约、发布系列创新成果,必将为园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期待中电互联依托在宁企业协同创新机构,与江宁开发区一起为高水平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的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创新平台 赋能智造

会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谢志成,中国电子产业规划部主任孙劼为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制造研究院揭牌。先进制造研究院是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中心的分支机构,将主要面向南京“智改数转”智能制造领域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研究智能制造核心技术、重点技术,助力“智改数转”智能制造科技攻关能力提升的重要创新平台。  合作签约 共谱新篇

会上,中电互联分别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在苏企业中电鹏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中电山河数字科技(南通)有限公司与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光测工业智能装备(南京)有限公司与安徽中科电绍宸光学工程科研院有限公司,中电智能技术南京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南京康游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中电佰联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与无锡摩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极星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中电车联信安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江苏超电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聚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万帮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畅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南湖实验室大数据技术中心、密科(南京)新能源光电科技研究院、华夏龙晖(北京)汽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市场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快速推动联合攻关成果落地应用。         
联合攻关 硕果累累

会议集中发布了“超轻量级5G专网系统”“信道模拟器在车联网通信测试的应用”“微功耗甲烷气体传感器”“车载碳计量安全终端及车联网碳资产运营平台”“风切变预警激光雷达”“智能网联车5G-TBOX安全终端及车联网检测合规公共服务平台”“水资源监控装置”“基于图像分割 OCR 识别技术的智能金融尽调系统”“化工行业能碳管理与服务平台”“高精度智能PCBA视觉检测系统”等10项创新成果。其中,“高精度智能PCBA视觉检测系统”“超轻量级5G专网系统”“车载碳计量安全终端及车联网碳资产运营平台”“智能网联车5G-TBOX安全终端及车联网检测合规公共服务平台”“基于图像分割OCR识别技术的智能金融尽调系统”等五项成果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宁区及江宁开发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电子所属有关企业、生态合作伙伴、有关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以及新华日报、南京日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代表等近15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