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互联“重建市场体系 打造行业纵队”之国防科工行业纵队侧记
近期,为强化市场队伍建设,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成立国防科工行业、能源行业和泛半导体三大行业纵队,着力打造一体化大市场体系。现将分期“亮相”,展示纵队风采,以期携手合作,共谋行业发展。
•中电互联•
国防科工行业纵队
队长“说”:央企使命记心中,助力科技强军梦
1纵队介绍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电互联重点深耕的行业之一。为响应国家战略要求,中电互联成立国防科工行业纵队,统筹协同全系统资源,持续深耕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为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纵队风采
队长朱达平,中电互联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拥有25年以上通信业、制造业、信息业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团队管理、市场拓展和公司运营经验,先后从事国防科工相关行业工程师、项目经理、方案顾问、通信技术专家、系统集成顾问、服务解决方案经理、研发总监、网络安全公司技术副总裁、上市公司副总裁等职务,并曾兼任两家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领先企业创始人/总经理。
行业专家邓晟,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国防科工相关行业信息化工程设计、实施及系统集成等工作25年,具备多个大型系统集成实施经验,拥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3纵队优势
一是具备大型信息系统集成能力和资质。依托中电云网双跨平台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从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到数据增值的一整套集成服务能力,并且已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两项证书,同时拥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DCMM3、CS2、CMMI3等其他相关重要资质。
二是具备从Level 0—4的整体数字化转型咨询规划能力。从企业现状出发,分析与先进标杆企业的差距,明确未来3-5年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及原则,梳理业务能力架构、规划应用能力架构、定义IT架构、数据架构以及规划实施路径,为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提供方向,确保IT建设能够切实有效支撑、推动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实现。
三是拥有较为成熟全面的国防科工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方案。包括以工业软件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以及多种智能检测装备,如:高精度复合式螺纹自动测量仪、5轴超高速测量系统、叶片型面双面/单面跟踪测量仪等。
四是嵌入式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不仅可以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研发,还具备板卡级、部件级、系统级定制方案输出能力,以及先进的电子制造和装配能力。
4成功案例
XX工厂生产数字化改造项目。该项目基于某集团“人机黑”项目整体规划,以“黑灯工厂”为目标,围绕智能生产、数据采集、安全监管对电子雷管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效能改造提升。企业管理侧提供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监测监管服务,企业车间侧提供生产计划协同、生产过程可视、人员行为分析等服务,实现自动装药、压药、预压、压合、抖浮药、检测、装盒等工序数字化管理,平均能效提升15%。
XX工厂数智化生产线项目。该项目采用工业物联网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中心、BI可视化工具、MES系统、安环系统等多项中电互联自研产品,并将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设备健康诊断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军工,解决配方、工艺、物料、质量、人员、工具等多方面的信息化、数字化缺失问题。通过构建训练设备模型,采集设备特征值趋势及波形、频谱数据,对故障设备进行联合诊断,可实现基于机理模型数据、故障模拟数据和现场故障案例数据的AI自动化迭代学习。
XX工业“数字化信息化制造条件”项目。该项目主要围绕XX工业的计划、物流、制造等业务展开数字化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企业整体数字化平台和多样化的MES体系,实现现场有序、过程可控、工艺清晰、质量稳定,强化企业及内部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整体效率。通过数字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5未来展望
一是以现有产品及标杆项目为基础,深挖老客户,扩展新项目,用项目磨练和沉淀产品及方案。二是充分发挥中电互联嵌入式板卡研发与集成能力,与国防科工客户在产品研发层面深入融合,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借助生态伙伴、行业专家资源,与公司自有产品深入融合形成综合方案,突破大客户、大项目。
联系人:朱达平,186059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