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冲刺 | 中电互联连续中标多项重点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电子
202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冲刺动员部署会议精神
全力以赴完成公司全年经营业绩考核目标
中电互联狠抓市场开拓
全力冲刺目标任务
连续中标多项重点工程
中电互联中标中国铁塔北京分公司油机监控模块采购项目
该项目是中电互联协同生态共同研发的油机监控传感器产品,在铁塔发电机上应用,监控铁塔油机运行状态并将数据上传云平台,具有标准化和可复制性。油机监控传感器产品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大量发电机的企业和场景,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中电互联已探索形成在移动基站发电机监控方向的营销模式,树立了一定的市场口碑,将陆续在福建、浙江、青海等地部署实施。
长智院中标白云山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
近日,中电互联下属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长智院)中标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靖县白云山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该项目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加强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建设全方位智慧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监测、巡护、执法和调查信息化管理,逐步达到看得到野生动植物、管得住人的全新“互联网+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项目建成后,将健全白云山保护区全物种保护与“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加强对白颈长尾雉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的保护,实现保护区资源 “可视、可测、可控”,进一步提高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全面提升保护区的监管与服务水平。
长智院中标湖南湘江新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链咨询服务项目
该项目为湖南湘江新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链办公室提供咨询技术服务工作,涉及政策编制、产业研究、招商规划等专业技术服务。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助力湘江新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程机械产业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发展生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中电九天中标哈尔滨汽轮机厂“智能化可升降装配台位”项目
中电互联下属中电九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九天)中标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可升降装配台位”项目。该项目涉及重载自动化升降平台及系统化信息化采集,整体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设计理念,实现人机协同作业、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达到提升产能、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与生产安全性、优化工艺流程、降低人工作业负荷的目的,满足动力车间对动力涡轮机组自动化装配的要求,同时也开辟了数字化装配新天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本项目是中电九天自主研发设计的软硬一体化装置平台,具有较强的复制性。通过本项目实施,中电九天探索出了软硬一体化的新商业销售模式,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大客户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后续参与更多大型制造业集团的“智造”转型奠定了扎实基础。
中电鹏程中标2023年江宁开发区“智改数转”诊断项目
近日,中电互联下属中电鹏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电鹏程)以第一名的成绩中标2023年江宁开发区“智改数转”诊断项目。作为省内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中电鹏程将充分发挥技术、平台、资源优势,联合生态伙伴,深入企业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和技术评估手段,评估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围绕企业智能车间建设和升级改造中的需求和存在问题, 为企业提供诊断服务,编制企业智能车间诊断报告,提出“一企一策”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和顶层规划方案,开展“智改数转”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中电星原中标中节能西安启源装备机电有限公司车间执行管理MES系统建设项目
近日,中电互联下属中电星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星原)中标中节能西安启源装备机电有限公司车间执行管理MES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对启源装备厂房设备有效连通,从ERP企业经营到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信息流转,实现生产全过程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可追溯性和可管理性,进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该项目的实施,也进一步实现中电星原在离散型装备制造行业核心系统MES的应用突破。
南极星中标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电路板项目
该项目是中电互联下属江苏南极星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极星)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客户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进入车载电子的重要突破。通过本项目合作,将进一步丰富南极星产品线,扩大客户群体,为公司后续进一步拓展车载电子、新能源领域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中电佰联中标中国石化网络安全设备采购项目
近日,中电互联下属中电佰联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佰联)中标中石化金陵分公司网络安全设备采购——分布式存储态势感知系统+网络安全接入及威胁感知探针项目,标志着公司在石化领域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项目建成后,通过威胁情报、机器学习、用户和行为分析等技术,对动态的流量、日志等海量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关联企业信息资产的漏洞、所面临的威胁,可视化地实现全网安全风险态势感知、事件响应及资源协同联动,将极大程度降低企业内部安全运维人员时间成本,有效提升高级威胁事件感知和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