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互联“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电子“两平台一工程”战略,推动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与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科技)、南京江宁开发区等各方战略合作落地,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培育疫情冲击之下新的经济增长点,3月27日,中电鹏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电鹏程)在南京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电互联家族新成员,中电鹏程将开拓“工业互联网+智能装备”的全新商业模式,打造中国电子智能制造重点示范工程,为制造企业“机器换人”提供有力支撑,助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电鹏程由中国电子旗下中电互联和深科技强强联合共同出资设立,首期注册资本8000万元,注册地位于南京江宁开发区中关村软件园。公司以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能力为核心,面向手机制造、平板显示制造、半导体制造、新能源电池制造等领域,提供智能装备、智能产线升级改造、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咨询等产品及服务,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智能装备及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从签约到落地,从规划到实施,中电鹏程的诞生,得到了中国电子的关心指导和兄弟企业、地方政府的倾力支持,目前公司业务已快速展开。
● 兄弟企业鼎力相助。在中电鹏程筹备成立过程中,深科技充分发挥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优势,在团队建设、业务发展、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公司顺利注册、业务快速起步奠定了有力基础。
●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南京江宁区对中电鹏程落户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在公司办公用地、人才引进、项目申报、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多项优惠政策,并给予公司过渡期厂房租金补贴、装修补贴、研发补贴、运营补贴、税收补贴、专项资金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支持。
● 主营业务快速拓展。在公司刚注册成立后,中电鹏程经营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快速推进业务拓展,短短几天时间内已陆续接到多个重大项目订单,部分项目已启动改造,部分项目将于近期交货。同时,公司围绕手机制造、智能化提升、新一代平板显示产线生产效率提升等重点项目,正在拓展“宽度一厘米、深度一公里”的全新战线,将积极打造中国电子电子制造领域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和标杆模式并进行复制推广。
面向未来,中电鹏程将深度融合中电互联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等业务以及深科技装备制造业务,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立足中国市场,拓展全球视野,开拓EMS、液晶显示、半导体等海外市场,打造数字化工厂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我国电子制造、半导体、高端显示等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升级提供全方位支撑,拓展“工业互联网+制造”,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我国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电互联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册资金10亿元,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电子推动智能制造“两平台一工程”战略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打造基于PK体系,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坚持“平台布局、安全为本、产融结合、联盟创新”的经营方针,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形成“一个核心平台、三类用户场景、五项解决方案”的业务布局,在长沙、南京、成都、莆田、北京、湘潭等地拥有分子公司八家,自主研发的“中电云网(BachOS)”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工业互联网50佳”前列。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组建了由多位专家院士领衔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牵头成立人工智能制造业技术与创新应用产业联盟、人工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并与众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深科技成立于1985年,199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000021),致力于提供硬盘零部件、固态存储、通讯及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各类电子产品的先进制造服务以及计量系统、支付终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公司在美国、英国、荷兰、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或拥有研发团队,现有员工超过21000人。建立了集合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控制、采购管理、物流支持等不同服务模块的完整EMS服务链,为全球客户提供高端电子产品研发及制造服务,连续四年在MMI全球EMS行业排名中位于前列,并在深圳、苏州、东莞、惠州等地建立了四个研发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