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互联携手中国信通院发布口罩溯源平台 系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首次在口罩产业创新应用
3月13日,由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打造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口罩溯源平台在长沙芙蓉口罩厂正式对外“云发布”。这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首次在口罩产业的创新应用,为国家标识解析体系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示范和基础。中国电子总经理助理、中电互联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锋,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罗松,中国信通院武汉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张良,长沙芙蓉口罩厂厂长伍海湾出席云发布会。
中电互联总工程师吴京业介绍了标识解析口罩溯源平台情况并进行了现场演示。该平台基于双方技术与平台优势,创新应用集成企业MES系统,搭建了口罩产品标识解析体系,提供一套可生成唯一且随机的编码标识服务,用户可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标识,追溯相关口罩生产线、产品、生产批次、质检结果及生产日期等全部生产数据,真正实现可控、可观、可见、可用、可追溯的疫情物资(口罩)的智慧可追溯性管理,同时可为政府提供口罩生产监管与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标识解析口罩溯源平台目前已在长沙芙蓉口罩厂成功应用,通过应用采用云端部署,节约了企业服务器等硬件成本和后续运维成本。
朱立锋对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的口罩溯源平台发布表示祝贺,并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电互联充分发挥央企担当,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工信部的高度认可,获批进入工信部新冠肺炎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全国性名单和地方性名单。朱立锋表示,中电互联将以前期成果为基础,继续加强与中国信通院、长沙芙蓉口罩厂的合作共享,共同促进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在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同时,共同助力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罗松指出,标识解析体系对机器和物品赋予唯一的“身份证”,通过标识解析系统,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使用。中国信通院携手中电互联为口罩生产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为用户提供高度可靠且灵活便捷的口罩防伪和追溯途径,也为政府提供口罩生产监管与质量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继续加强与中电互联的合作,共同推进标识解析在电子领域各环节的创新应用,助力打造电子领域的标识标杆创新应用,助力区域工业互联网发展。
伍海湾对中电互联选择芙蓉口罩厂作为合作伙伴表示感谢,并指出将基于中电互联口罩溯源平台,尽最大的努力和能力让政府、企业、民众用上放心口罩,为疫情防控贡献更大的力量。
基于工业互联网领域技术优势,中电互联同步打造了口罩机智慧管理平台。该平台面向所有口罩生产企业开放,可实现口罩生产线设备互联、产能监控、设备预警监控、设备远程运维、基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进行生产溯源等多种特色功能,且支持多终端应用场景。平台具备七大应用价值:一是为用户提供高度可靠且灵活便捷的口罩防伪和追溯途径;二是为政府提供口罩生产监管与质量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三是云端平台化应用,为生产企业节约系统硬件成本与运维成本;四是对企业生产设备报警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预防性保养运维,减少设备异常情况,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五是实现了异常报警自动提醒,云端故障维修指导,提升异常响应效率和解决效率;六是云端MES深度应用,实现自动排程、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全过程管控与追溯;七是与国家级标识解析平台合作,公开可靠地追溯产品来源,提升企业产品可信度和公信力。
中国信通院武汉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部副部长黄子沛,湖南康特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文明,中电互联总经理助理胡单等参加云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