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中电互联“智能零售服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月5日,由湖南省智能制造协会组织的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智能零售服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成果评审会在国家级宁乡经开区蓝月谷智能家电产业园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桂卫华,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特聘专家、教授董景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软件与集成电路评测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杨春立等业内专家出席评审会并组成项目成果评审专家组,中电互联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在龙出席会议并致辞。经过专家组鉴定,由中电互联联合下属企业中电数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数科)打造的“智能零售服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抢抓“5G+工业互联网”新基建时代机遇,加快构建基于PK体系的嵌入式芯片应用生态,中电互联在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了智能零售服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14040㎡,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万台智能服务终端规模,是业界智能制造水平领先的无接触式智能终端数字工厂。此前,该项目受到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郑建新率领的百人观摩团高度评价,并凭借高效率建设速度、高质量建设水平、高标准建设成品,荣获宁乡经开区2020年度“产业项目建设”一等奖,研制的“基于PK体系的智慧零售终端研制与应用”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项目成果评审专家组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桂卫华任组长。专家组实地察看了生产车间,听取了成果汇报,审阅了成果资料,对项目厂房建设、自动化产线建设、信息系统建设、5G技术应用、数据中心建设、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及生产能力、经济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质询。经质询和课题组答辩,专家组形成一致结论:“智能零售服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激光切割及冲压设备、工业机器人搬运单元、工业机器人喷涂线、全自动吊挂单元和AGV厂内周转单元等自动化产线建设,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高级排程系统(APS)、仓库管理系统(WMS)、5G独立核心网应用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工艺流程自动化、全过程工艺设备数字化、5G独立核心网工业创新应用,有力保障“5G+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厂通信安全,解决系统开发成本高、交付周期长、运营维护难等难题。通过项目实施,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产品不良率降低15%。项目具有三大创新点:一是搭建了工业领域的5G企业专网、建设了面向智能服务终端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平台;二是建设了开放性、标准化、柔性化、分层服务的整体体系架构,构筑了基于风险、运维、用户体验的整体设计方案;三是采用了协同制造云平台,对外数据接口加密和安全认证,实现了自动化和稳定的生产能力。
周在龙表示,评审专家对“智能零售服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成果的高度评价,对中电互联既是鼓励,更是鞭策。中电互联将积极向相关行业推广数字工厂建设实践经验,协助、带动行业企业进行生产过程改造与升级,提升行业智能化制造水平;将加快推进基于飞腾E2000嵌入式终端板卡研制和应用项目,进一步提高国内自动售货机供应自给率,攻克嵌入式板卡自给、芯片国产化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将不断提升设备制造能力,实现从产业链制造上游到终端运营、平台技术、嵌入式板卡研发和推广渠道的全面打通,向上延伸数字零售业务能力,打造“中国智慧零售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加速国内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评审会后,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毅听取了项目评审情况的汇报,对智能零售服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获评国际先进水平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希望中电互联依托中国电子强大的组织力量和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等领域的优势和经验,在智能零售服务领域,打造样板工程与示范标杆。
中电互联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邓子畏,中电互联总经理助理、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总经理胡单,中电互联董事长助理、中电数科执行董事魏永刚,中电数科总经理袁霞等参加评审会。